為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堅持“四個特別”的政治標準,健全完善“選育管用”全鏈條機制,努力鍛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隊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新寧夏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強化政治引領,切實把優秀干部選出來。堅持在立體透視中甄別。始終把政治標準擺在首位,認真落實《領導干部政治素質考察辦法》,在年度考核、干部考察時同步開展政治素質考察,把聽其言和觀其行結合起來,用好工作實績“顯微鏡”、群眾公認“透視鏡”,把政治上信得過、靠得住的好干部選出來、用起來,堅決把政治上的“兩面人”擋在門外。堅持在綜合比選中發現。建立識別發現優秀干部常態化機制,拓寬選人視野,放眼各條戰線、各個領域、各個行業,通過日常了解、專項調研、組織推薦、年度考核、評優評先等渠道,持續發現200余名“好苗子”,及時納入優秀干部儲備庫。把選調生和新錄用公務員作為發現培養干部的源頭工程,招錄111名年紀輕、學歷高、素質好的優秀人才進入干部隊伍,持續優化干部隊伍結構。堅持在大戰大考中檢驗。注重在重大斗爭一線考察識別干部,堅持在招商引資、規劃建設、鄉村振興等重大任務中發現干部,在疫情防控、信訪維穩等重大斗爭中檢驗干部。經常性、近距離、有原則接觸干部,用好談話基本手段,按照“年內走遍所有縣管單位,談遍所有縣管干部”要求,全面了解干部能力素質、政績、作風,為干部調整提供有力依據。
強化教育培訓,全面提升干部能力素質。注重鑄魂賦能。堅持“第一議題”制度,深入實施干部政治能力和專業能力提升“兩大工程”,分級分類舉辦各類培訓12期3900余人次。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開設“紅色課堂”,持續深化理論武裝,用黨內政治生活錘煉黨性修養。堅持集中與分散、線上與線下、縣內與縣外相結合,建立“同心大講堂”干部教育培訓機制,聚焦鄉村振興、基層治理、招商引資等熱點難點,共舉辦培訓13期2502人次,著力提升黨員干部“七種能力”和“八種本領”。強化實戰歷練。大力實施“干部交流源泉工程”,積極選派3名干部到區外和區直機關掛職鍛煉,進一步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建立基層一線錘煉、項目一線磨煉、維穩一線鍛煉、急難險重崗位考驗的實踐歷練模式,選派270余名干部參與疫情防控、項目建設、信訪維穩、巡察督查等重點任務,更好地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推進解決干部經歷單一、經驗欠缺等問題。堅持及早培養。抓住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深入實施“百名年輕干部墩苗育才工程”,健全完善優秀年輕干部發現識別、培養鍛煉、日常管理、選拔使用鏈條機制,每年舉辦1期為期一個月的中青年干部培訓班,累計選派54名優秀年輕干部到鄉鎮、園區、信訪等部門掛職,嚴格落實新招錄選調生全部到村任職規定,讓年輕干部在改革發展主戰場、急難險重第一線、服務群眾最前沿磨礪成長。
強化激勵嚴管,激發干事創業內生動力。加強日常監管。始終把干部置于黨組織監督管理之中,嚴格執行提醒、函詢、誡勉等制度,對出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咬耳扯袖”,引導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充分發揮“12380”平臺作用,暢通信訪、電話、短信、網絡“四位一體”的信訪舉報渠道,建立干部成績清單和負面清單,充分發揮“兩個清單”“過濾器”作用,持續推動干部作風走向“嚴緊硬實”。強化考核管理。嚴格落實《黨政領導干部考核工作條例》,扎實開展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督促干部履職擔當。嚴格落實領導干部能上能下機制,結合年度考核、平時考核、巡察督查等結果運用,將9名不適應、不勝任現職的干部調整出領導崗位,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導向。注重關心關愛。深化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正確對待被問責和受處分的干部,對14名處分影響期滿,表現突出的干部提拔重用、晉升職級,旗幟鮮明為敢扛事、敢擔當的干部撐腰鼓勁。強化正向激勵,穩步推進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和事業單位管理崗位職員等級晉升工作,每年進行1次健康體檢,常態化開展談心談話,加大表彰獎勵力度,切實激發干部擔當作為的積極性、主動性。
強化精準選拔,樹立鮮明選人用人導向。堅持以事擇人。堅持事業為上,破除隱形臺階,注重選拔在“三區建設”、“四新任務”、“五大戰略”等重點工作中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干部,注重選拔善于統籌發展和安全,在急難險重任務、重點項目建設、重大工作推進中敢于擔當、能打硬仗的干部,真正讓優秀者優先、吃苦者吃香、有為者有位。提升功能結構。在“一把手”選配上,堅持大穩定、小調整,區分輕重緩急,統籌優化調整,著力選拔14名善于抓班子帶隊伍、公道正派、嚴于律己的優秀干部擔任正職。在年齡搭配上,將4名基層工作經驗豐富、工作得力的50歲以上的干部留任,著力打造有利于傳幫帶的老中青梯次組合。在能力相長上,針對班子功能定位和運行短板,著重補充管理型、專業型干部,切實增強班子活力和整體功能。注重一線識別。堅持在一線發現干部、培養干部、使用干部,大力選拔26名在鄉村振興、疫情防控、信訪維穩等工作中擔當作為、實干苦干的干部,引導干部發揚“三拼四爭”精神,不斷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