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同心縣創新形式載體,以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冬訓課堂”,為黨員充電蓄能,不斷提升黨員隊伍整體素質。
“冬訓課堂”學理論。各基層黨組織堅持把理論武裝放在首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鄉村振興戰略相關政策、疫情防控相關政策知識等內容為重點,制定專題培訓學習計劃,精心設置課程“菜單”,邀請包抓縣級領導、縣黨員教育培訓師資庫講師、縣委黨校教師、駐村第一書記、“土專家”“田秀才”等擔任輪訓師資,按需施教、分類施教。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結合“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和“集中輪訓周”、“每日一學”等培訓學習,組織廣大黨員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
“冬訓課堂”強信念。結合“黨課開講啦”“千場黨課下基層”“每月一講”等活動,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帶頭到所在黨支部、分管領域或黨支部工作聯系點講專題黨課20余場次,縣黨員教育培訓師資庫講師、縣委黨校講師、離退休老黨員深入農村、社區、機關、企業等各領域講專題黨課46場次,進一步統一思想、激發干勁。探索“課堂+基地”實訓模式,把參觀革命遺址、重溫入黨誓詞、過“政治生日”等作為規定動作,提升黨性教育現場教學吸引力感染力。開展“寫黨章”活動,組織黨員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學黨章、讀黨章、抄寫黨章,引導廣大黨員自覺遵守黨章,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
“冬訓課堂”提技能。各基層黨組織圍繞黨員群眾關切的鄉村致富產業、就業創業等需求,組織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和技能專題培訓,提高黨員的理論素養和業務技能。突出現場教學,組織黨員就近就便到農業科技園區、產業示范基地、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示范性合作社、示范性家庭農場觀摩學習,邀請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土專家”“田秀才”手把手教授種植養殖技術和家政服務、烹飪、機械工程、電器電焊等技能,引導黨員照著學、跟著干,實現教學與實踐相統一。邀請“兩個帶頭人”、先進模范人物等現身說法,用生動質樸的語言和身邊實例,講經驗、談體會,確保農村黨員聽得懂、能領會、可落實。
“冬訓課堂”見行動。各基層黨組織把黨員冬訓與推動中心工作、解決實際問題緊密結合,聚焦疫情防控力量緊缺情況和群眾急難愁盼的操心事、煩心事和揪心事,引導黨員就地“轉崗”,帶頭參與輪班值守、核酸檢測、入戶排查等疫情防控工作,帶頭開展宣傳宣講、衛生健康、環境整治等志愿服務活動,在推動鄉村振興、基層治理及引領致富帶富等方面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以實際行動踐行黨員的責任與擔當。組織黨員干部為特殊困難群眾上門服務。開展困難黨員、老黨員走訪慰問活動,走進老百姓家中,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傾聽他們的心聲,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送去黨組織的關懷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