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同心縣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盤活人才資源平臺,厚植人才成長“沃土”,培育引導各方面人才在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建功立業。
堅持政治引領,構建人才工作新格局。發揮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抓總作用,充分調動各成員單位發揮職能作用,形成全縣上下齊抓共管人才工作的良好局面。聚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96名教師、35名醫務人員、157名科技指導員到基層服務,讓人才在鄉村振興一線成就事業。深入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慰問醫療、教育專家人才20人,積極推薦參加享受自治區政府特殊津貼人員、青年拔尖人才等各類優秀人才評選,組織45名專業技術人員參加“雙定向”職稱評審,激發各類人才創新創業活力。
創設聚集平臺,打造人才聚集新磁場。全面盤活編制資源,招錄公務員、選調生38名,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73名,招考錄用教師375名、醫務人員29人,補齊鄉村振興人才缺口。圍繞全縣優勢產業、特色產業等產業,實施“食用菌產業人才培養與引智”等項目,爭取區、市級項目資金117萬元,以項目實施集聚急需專業團隊3個、專家人才40余名。落實創業扶持政策,全年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0122萬元,鼓勵本土大中專畢業生、創業成功人士返鄉創業,助力鄉村振興。柔性引進“自治區塞上名師”、自治區骨干教師等30名,引進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寧夏醫科大學總院等30余名醫療專家坐診服務,有力提升我縣教育、醫療水平。
注重精準賦能,激發人才實戰新本領。選派332名校長、1203名骨干教師、60名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到區內外進修,通過名師帶徒弟方式培養學科名師210名、醫療專業人才80余名,提升教育醫療服務能力。加大職業技術培訓力度,開展企業職工培訓、就業重點群體培訓、創業培訓等各類培訓7231人,提高各類人才技能水平。通過舉辦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培訓、農業實用技術培訓、養殖技術培訓等方式,培訓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養殖能手、農村實用人才1660名。實施科技特派員創業專項行動項目,開展草畜、小雜糧、中藥材產業等技術培訓7500余人次,基層群眾的致富能力顯著提升。